评论交流

来一场穿越古今的奇幻之旅!

出处:宣传部(统战部)  文字:王陶然  编辑:江勇  时间:2024-07-26
字体:放大 缩小

这是一次少年的奇幻冒险,更是一场浪漫肆意的时空穿梭。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教师张超楠(笔名仪子楠)的笔下,这部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小说《灼古记》呈现了一个精彩瑰丽的世界,读者们得以跟随一位少年的脚步,经历一场神秘而诗意的探险。

e04d35a04e77547837d79849dbe44c68.PNG


张超楠系武当南方拳术大师王庭莹先生之曾外孙女,她以国学为笔,以教育为墨,凭借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学识,用文字构建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奇幻世界。这本处女作一经问世,便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广大读者。在谈及该书的创作灵感时,张超楠表示,创作的初衷源于对中国历代圣贤的敬仰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她从小就显示出对国学的特别喜爱,那些古老的文字和深邃的思想对她有着难以抗拒的吸引力。她认为:“圣贤之语,读之则利三秋,背之则情自现。”即通过阅读和背诵圣贤之语,不仅能够获得知识和智慧,还能够在情感和行为上得到净化和提升,这也成为了她创作《灼古记》的起点。

87b2e569f0cc8fe14f34a5606041c644_修复后.JPG


张超楠初登浙艺讲台,便与一群特别的学子相遇。这些来自演艺与教育学院歌舞表演专业2023级(五年一贯制)、表演艺术专业2023级(五年一贯制)和音乐学院民乐戏曲专业2023级(五年一贯制)的学生们,是她教师生涯的首批伙伴,他们善良、勇敢,充满艺术天赋。这使她深切感受到,语文课程在浙艺是一种特殊的存在。浙艺的孩子们大多是机敏且富有灵性的,艺术的因子与自由的羽翼都在跃跃欲试,这让他们对语言文字有了更加强烈的共情,不安于被困在四方的教室中,文学便是他们肆意汲取养分的海洋。因此,如何将语文课程变成一门学生们人人都想听、爱听,且对他们未来的艺术发展和人生之路颇有裨益的有趣课程,成为张超楠重点攻坚的一道关卡。在写教案过程中,张超楠逐渐累积了许多对国学经典的评注。可以说,《灼古记》的前身就是张超楠对国学经典进行个人注解的评论集。

张超楠给学生定制的书签


《灼古记》中的语言风格,被张超楠笑称为“假古文”,这种古今融合的语体,既体现了她对国学经典的尊重和继承,又适应了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她希望通过这种独特的语言风格,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中国文字和中国表达的魅力。张超楠认为,世间最自然本真的生命,常常有神明寄托。所以,在《灼古记》的世界里,万物皆有灵,人可以和树共情,亦可以同鸟兽私语。这些设定不仅仅是文学创作的手法,更深层地反映了她对自然、历史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书中还有大量精美的插画作品。张超楠介绍,在创作过程中,如何与画师沟通,将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思想转化为可视化的艺术,确实是一大挑战。在这个过程中,王小列导演的书法与浙艺国画教师魏梦云的绘画作品中展现的国学之美,给张超楠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她请魏老师画的第一幅插画便是与《素书》相关的黄石。魏老师将成稿交给她时说:“这块黄石,就是我心中的老人。”这本书的插画除了国画与书法,还有许多精致的动漫画作,是由其他6位动漫画师合力完成的。这些插画作品不仅为《灼古记》增添了中国美学元素,更丰富了这部作品的内涵,使其成为一部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文学作品。

adebe3033be381413ccd8793ecf0c65d.JPG

张超楠倡导用故事和散文诗的形式,让国学经典焕发新生,激发学生以艺术之灵重新诠释传统文化。她表示,选择教师之路,除了出于对圣贤智慧的传承之心,更是希望将那些最真挚、最善良、最美丽的语言,传递给每一位学生:在从事教育的漫漫长路上,让每个孩子的心灵都能在国学的润泽下自由绽放,为华夏文明的繁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我最喜爱的老师 | 柴轶佳:三色课堂 多彩人生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