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部第十四期西藏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培训班结业
11月30日至12月6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主办,西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共同承办的的文化和旅游部第十四期西藏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培训班结业,来自西藏自治区各地(市)、部分县(区)文化和旅游部门,文化和旅游厅机关、区文物局、厅直属各单位管理管理干部和业务骨干共55人参加了本次培训。
此次培训班是文化和旅游部文旅人才援藏的品牌项目,文化和旅游部人事司提前安排、多方联系,确定作为文旅部浙江培训基地的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承办培训。西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高度重视本次培训,将其纳入《2024年度西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干部人才培训计划》,会同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研究制定培训方案。培训内容包括《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互联网+文化产业以杭州为重点样本》《产业化,生活态与非遗保护的专属权困境》《浙江省文旅融合的实践经验和思路举措》《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传统文化观,提升领导干部的政德修养》《夜间文旅经济发展策略》等专题讲座,杭州亚运会博物馆、大丰科创中心、之江文化中心、西溪湿地、海宁市周王庙镇云龙村、盐官镇桃园村、海宁市一岛三街区(非遗馆、国潮岛、徐志摩旧居、南关厢历史街区、干河街历史街区)等地的现场教学和观摩。
普兰县文旅局办公室主任唐铭洋表示:“在西藏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事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我有幸参加了文旅部主办的本次培训,学习内容涵盖政治理论、文旅产业创新发展、项目管理运营、公共文化服务提升以及办公室高效运作等多个方面。此次培训犹如一场及时春雨,为西藏文旅干部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好的履行职责、推动创新提供了宝贵的知识源泉与实践指引。”
“下一步,我们作为西藏各地区文化单位的干部,回到自己的岗位以后,要深入结合实际,进一步理清思路,不断开拓创新,切实推动本地本单位文化和旅游工作有序发展。”西藏自治区民族艺术研究所编辑旦增尼玛表示,培训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更增强了文化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本次培训是西藏文化和旅游系统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全区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合并组建后的第一期管理干部培训班,对推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提升西藏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的能力素质,加强西藏文化和旅游系统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