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艺院

青年时报讯:这一次,国家艺术基金甄选50名学员放在浙艺培训

出处:青年时报  文字:记者 张玫  时间:2018-06-08
字体:放大 缩小

青年时报6月4日讯:

  周六的清早,来自重庆、四川、内蒙古、河北、山东和浙江等15个省份的50名学员,齐刷刷地坐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13号楼的教室里。他们将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接受一项特别的培训——来自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民族传统技艺(书画装裱、古籍修复方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培训”。

  古人说:“古迹重裱,如病延医……医善则随手而起,医不善则随手而毙。”古籍修复技术在中国拥有上千年历史,在唐代便已出现和运用。许多文人墨客都曾参与和推动了这一技艺的发展,宋代的苏东坡便是其中之一。2008年6月,古籍修复技术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让这门古老的技艺有了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前景。古籍修复工作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还集版本知识、图书保护知识、历史知识、艺术审美能力等于一体,是爱心和耐心的融合。

  为什么会把这个培训放在浙江?据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承办是基于浙江省装裱技艺与古籍修复的优势,在文化部公布的12个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浙江有2家,2015年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浙江传习所在浙江图书馆成立,并拥有一支稳定的古籍修复专家团队。

  那为什么又选择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来做培训基地?大家可能只知道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在培养艺术表演人才上是强项,殊不知,它还有一个领域实力也很强,那就是古籍修复相关专业。为此,学校还建设了与专业配套的书画装裱实训室、陶艺实训室、古籍修复实训室、文物鉴定实训室等场所,为学员提供了良好的动手实践场所。

  本次培训属于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面向全国招生,提升书画装裱、古籍修复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训期间,除免学费外,学员的食宿、交通、实践等费用,均由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承担。在从全国甄选的这50名学员中,他们有的是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从事书画装裱、古籍修复方向等相关工作人员,有的是民族传统技艺传承人,或是各高职院校从事民族传统技艺(书画装裱、古籍修复方向)教学的教师。其中包括高职院校系主任,硕士、博士研究生,非遗传承人等不同领域的人才。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院长黄杭娟表示,此次也是该校首次接受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的委托。据她透露,此次培训班的师资队伍实力很强,包括中国丝绸博物馆修复技术部主任汪自强,浙江图书馆研究馆员、古籍部主管闫静书,浙江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古籍部副主管汪帆,浙艺文化管理系首席专家陈子达等名师都将参与培训教学。

  “现在年轻人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要修复这些线装书,但事实上,古籍不可再生,很多古籍已经上升到了文物级别。”从事30多年古籍修复的闫静书表示,因为专业冷门小众,在2007年之前,全国能够从事古籍修复的不足一百人。“2007年国家出台‘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在11年时间里,古籍修复人才在成倍增长,但是需求量依然很大。”闫静书透露,光浙江图书馆,就收藏了82万册古籍,其中三分之一需要修复。

    

     原文网址链接:http://www.qnsb.com/fzepaper/site1/qnsb/html/2018-06/04/content_643223.htm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浙江新闻讯:书画装裱古籍修复培训开班 15省市50位学员都来学下一篇: